|
|
|
您当前的位置:本地通首页 > 基本概况 > 建水哈尼族

建水哈尼族

关键词:建水在线,建水民族,建水红玛瑙石榴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
 哈尼族是云南省的世居民族之一。今天,居住于建水境内的哈尼族同其他几个世居民族一样,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建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昔日藏匿在深山的哈尼族传统文化逐渐掀开神秘面纱,受到了外界的瞩目,并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凸显出了建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亮点。

  一、建水哈尼族文化资源概况

  建水哈尼族地区位于建水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南缘,是一片民族文化的金山富矿。其未经雕饰的自然生态、四度同构的梯田景观以及璀璨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研究保护和旅游开发价值。

  (一)良好的自然生态

  建水哈尼族世居的龙岔河流域,属于红河的一个支流。其地河谷切割落差较大,在600-1900米的垂直地带,分布着大罗家寨、两岔河、咪底、太平、普古乍、小者茶、大者茶等7个村落。由于地处山区,风光秀美,民风淳朴,其中的几个村寨自然生态保存完好,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天堂。

  (二)独特的村落格局

  普古乍、黄草坝等自然村,虽历经了沧桑,但却仍然保持着哈尼原始村落格局。村中的街道、沟渠、水井、四周环境布局还具有朴素文化观念,尤其是分布村落的蘑菇房,充满历史蕴味。寨门、蘑菇房、沟渠、水井、碓房……无论侧视还是仰视,都给人予高耸、威严、神秘的感受,成为了一种负载有丰富民族信息的建筑文物。

  (三)秀美的哈尼梯田

  建水哈尼族在长期的生产劳作中,与恶劣的生存环境作斗争,在陡峭的山坡上,开垦出了一道道壮丽的梯田。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其梯田的规模与红河南岸的哈尼梯田相比,虽然规模较小,但在这块方寸之地上,建水哈尼族因势利导,在龙岔两岸描绘出了一道道小巧纤美的风景线。其梯田的规模和体量虽远远不能与气势宏大的元阳、红河梯田相比,但却因地形、地貌的独特以及精耕细作的技术,使其具有了别样的风情,有了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四)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

  建水哈尼族至今仍保留着丰富多彩的口传文化遗产。其中的一些文化个案,保留了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独特个性。至今闻名中外的铓鼓舞已走出深山,享誉神州。1986年,哈尼族青年曹得发被推荐参加全国少数民族舞蹈比赛,他所表演的独舞——《铓之韵》获得了“丰收奖”,随后从深山僻壤中走出的铓鼓舞,分别代表省、州、县到过昆明、广东、广西等地参加各种比赛,在广州“中华博览会”上,建水哈尼族铓鼓队表演的铓鼓舞被称为“世界风采的艺术”。以铓鼓舞为素材拍摄的专题片《远古走来脚步》,在意大利蒙特卡尼第八届旅游电影节上,获得了最高奖——苍鹭奖。2001年6月,由50余人组成的建水哈尼族铓鼓队参加“山花奖·居庸关长城杯中华鼓舞大赛”,并夺得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

  二、制约保护及开发的主要因素

  建水哈尼族的传统文化虽独具特色,但在强大的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其赖以生长、存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在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板块正在松动和瓦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移,农民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哈尼族青年人进城务工引发的人口大流动,以及广播电视的普及使得全民信息化水平提高,哈尼族传统文化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承传断层和遗失的现象。

  (一)交通还处于闭塞状态

  一是交通相对闭塞,使其民风、民俗及自然村落等传统文化处于完好的保存状态;二是交通闭塞带来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制约,也使生活于此的哈尼族群众处于贫困状态,阻碍商品流通和信息流通。

  (二)非物质文化遣产传承出现断裂

  一批民间艺人的相继离世,给民间文化的传承带来了不利。

  (三)人居环境不同程度损坏

  目前,除了坡头乡黄草坝等村子还有一定原始风貌存留外,其余几个村子原貌已损。同时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哈尼族寨子的原貌遭到破坏。随着村中人口的增加,许多树木被砍伐,耕田被占用,整个村子的原貌遭到了根本破坏。

  三、传统文化的保护及旅游开发

  建水哈尼族地区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乡”,也是建水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怎样做好工作并使其落在实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创新是建水文化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任务。目前,建水哈尼族聚居区都在普雄、坡头两个国家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区域内。因此,结合该县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目标,应着手制定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二)从抢救保护入手,保护民间文化生态环境

  当前,哈尼族民间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到破坏,这种破坏对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关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以至消亡的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便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连通过了一系列文件:l989年的《保护民间创作建议书》、2001年的《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2年第三次文化部长圆桌会议通过的《伊斯坦布尔宣言》以及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遗产公约》。这些文件的条款以及所阐明的思想,得到了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学者和政府的认同。2002年春,我国85位人文学者在北京发表了《抢救中国民间文化遗产呼吁书》,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发起实施“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接着,以政府(文化部)为主导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在全国各省有选择性地开始试点,有序地付诸实施,有望成为21世纪最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国家文化项目。在抢救保护工程中,应对有价值的且濒危程度深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抢救性的保护,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的抢救,用科学的方法保留住哈尼族原生文化的基因,并关注其未来的生存状况,从而创造出适宜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与发展的人文生态环境。

  (三)加强政府引导,让保护成为全民意识

  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语言民俗与民族民间文化习俗活动共生共长,是文化资源的摇篮。但在高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代,自然传习已不能完全凭其自生自长,需要一定的人为性引导和保护,因此,应结合建水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型旅游城市”的目标,为哈尼族传统文化向当代文明转型提供宽松合理的社会环境以及较大的扩张空间,通过恢复民族民间传统习俗活动,一方面可使青年人认识到自己是文化群体中的一员,感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从而调动起自觉维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则可通过宣传介绍,唤起人们重视的热情。

  (四)设立专项资金,进行专题性保护

  哈尼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关键在于资金。要设立少数民族文化抢救基金,资助重要和重点地区哈尼族文化的抢救。同时引入民间人士和社会资金,对哈尼族文化进行资助,从而唤起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强信息搜集,用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争取国家、省、州的文化保护实施项目,并利用有限财力,征集哈尼族民间文化资料,利用各种现代的先进设备,对濒临失传的哈尼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抢救性的搜集和保护,并在图书馆、档案馆设置专栏进行保护,使其得到很好的保存。(作者单位:建水县政协)

赞助商提供的广告
纠错信息:(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
电话:13628736188 传真: 邮箱:1418237028#qq.com
地址:建水县阜安路 邮编:654399
Copyright © 2004-2024 建水天虹文化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城市联盟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
='{"id":"10"}'>